在以太坊 1.0 时代,挖矿依赖强大的算力设备,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验证交易、创建区块,矿工凭借算力竞争获得区块奖励。而以太坊 2.0 推行的权益证明机制,不再以算力为核心竞争要素,而是以 “质押” 的以太币(ETH)数量作为参与挖矿(更准确地说是 “验证”)的核心条件。简单来说,要参与以太坊 2.0 的区块验证并获得奖励,需成为一名验证者,而成为验证者的首要条件是质押 32 枚 ETH 到官方指定的质押合约中。
成为验证者后,无需再投入巨额资金购买和维护高性能的显卡或 ASIC 矿机,取而代之的是需要运行一个验证者客户端。验证者的主要任务是打包交易、提议区块,并对其他验证者提议的区块进行投票验证。整个过程更依赖网络稳定性和设备的持续在线能力,而非算力强弱。验证者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获得 ETH 奖励,奖励多少与质押的 ETH 数量、验证者的活跃度和网络整体表现相关。
与工作量证明相比,权益证明机制下的 “挖矿” 门槛发生了显著变化。虽然 32 枚 ETH 的质押要求对普通用户而言并非小数目(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不菲),但相比 PoW 时代高昂的硬件投入和电力成本,PoS 降低了物理设备的依赖。同时,为了让更多人参与,以太坊 2.0 也支持通过质押池(Staking Pool)参与,用户可将少量 ETH 委托给质押池,由质押池汇总达到 32 枚 ETH 的门槛后参与验证,再按贡献比例分配奖励,这降低了个体参与的资金门槛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以太坊 2.0 的质押存在锁仓期,在网络完成全面升级前,质押的 ETH 无法随意取出。此外,验证者需保持设备持续在线并正确执行验证任务,若出现离线、恶意行为等情况,可能会被扣除部分质押的 ETH 作为惩罚。这种机制设计既保障了网络安全,也激励验证者规范参与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