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挖矿曾是加密货币领域的热门选择,尽管 2022 年以太坊完成合并升级,从工作量证明(PoW)转向权益证明(PoS),传统显卡挖矿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,但了解其挖矿原理与流程,仍能帮助理解区块链共识机制的演变。
在 PoW 时代,以太坊挖矿需先完成硬件准备。核心设备是显卡(GPU),由于以太坊挖矿算法对显存要求较高,当时主流选择是显存 8GB 及以上的 NVIDIA RTX 30 系列或 AMD RX 6000 系列显卡,单卡算力需达到 30MH/s 以上才能保证收益覆盖成本。此外,还需配备主板(支持多显卡互联,如 PCIe 3.0 x16 插槽)、CPU(无需高端,满足基础运算即可)、电源(功率需根据显卡数量计算,单卡约需 250W,6 卡机组需 1600W 以上金牌电源)、散热系统(显卡长时间满负荷运行易过热,需加装风扇或水冷装置)。
软件配置是挖矿的关键环节。首先安装操作系统,推荐使用 Windows 10/11 专业版或 Linux 系统(后者对多显卡支持更稳定)。接着下载挖矿软件,如 Phoenix Miner、GMiner 等,这些软件需与以太坊矿池匹配。以 Phoenix Miner 为例,下载后解压文件,修改 “start.bat” 脚本,填入矿池地址(如 “eth.2miners.com:2020”)、钱包地址(需提前创建以太坊钱包,如 MetaMask,将地址填入脚本)和矿工名称(自定义便于区分设备)。配置完成后,双击脚本即可启动挖矿,软件界面会显示算力、温度、提交的 shares 数量等实时数据。
加入矿池是提高收益的必要步骤。由于单台设备算力有限,单独挖矿难以获得区块奖励,矿池通过整合大量矿工算力共同挖矿,按贡献比例分配收益。选择矿池时需考察其稳定性(如节点是否分布广泛)、费率(通常为 1%-2%)和支付门槛(如最低支付 0.1 ETH)。主流矿池包括 Ethermine、F2Pool、2Miners 等,注册账号后绑定钱包地址,即可通过挖矿软件连接矿池开始工作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太坊合并后,PoW 挖矿已停止,当前若有人宣称 “以太坊挖矿”,多为骗局或指向分叉币(如 ETHW)。分叉币市值低、风险高,且挖矿流程与原以太坊类似,但收益极不稳定。此外,挖矿过程中需承担硬件损耗(显卡寿命约 2-3 年)、电费成本(算力 100MH/s 的机组,日均电费约 10-20 元,视地区电价而定)和政策风险(多数国家对加密货币挖矿监管趋严)。
尽管传统以太坊挖矿已成为历史,但其流程为理解区块链挖矿提供了典型案例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当前参与以太坊相关活动需警惕虚假挖矿项目,优先通过合规渠道了解区块链技术,避免陷入非法金融活动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